大明宣德六年(1413 年)钦差太常寺寺丞任自垣编纂的《敕建大岳太和山志》卷六《集仙记第五》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道家奇人张三丰的事迹,这是史书上最早记载张三丰事迹的古籍。此后,在许多史料和地方志中都有张三丰事迹的记载。
这些古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,张三丰的事迹大量出现在贵州的地方志中,如明代王耒、许一德编纂的《贵州通志》,明代郭子章的《黔记》、清代张廷玉的《明史》、清代卫既齐、薛载德编纂的《贵州通志》、清代犹法贤《黔史》、清代檀萃的《黔囊》、清代罗雯《黔书》等等几十种版本。
张三丰
张三丰事迹为何多在贵州出现?这与张三丰当年游历贵州的一段经历有关:
传说张三丰乃道家奇人,其道法精深,明成祖曾多次到武当山请他出山当国师,但张三丰云游四海,不接受朝廷封赏。明英宗时,张三丰被封为“通微显化真人”。张三丰性格古怪,满身污垢,时常遭到其他道士嫌弃,后来得到朝廷封赏又遭到了不少人的嫉恨,处处为难于他,张三丰于是进入贵州游历,远离武当山的世俗和明争暗斗。
张三丰进入贵州,被道士嫌弃排挤只是传言,实际的情况是与明朝开发贵州的战略有关。洪武十五年(公元 1382 年)征南将军傅友德攻克云南,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控制,开始做出了开发贵州的决定,在贵州实行军屯、商屯和民屯,从内地调集了大批军人、商人和普通百姓移民贵州。
明军西征云南
张三丰进入贵州,其实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进行的。清初的贵州《瓮安县志》记载: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之后一路南行,沿途救助苦难人民,惩治贪官和恶人,他携带着皇帝赏赐的银票行动,地方士绅、富户闻其大名都纷纷解囊相送。张三丰一路走来,所带财货积累不少。
明正统十年(公元1445年),张三丰云游到了贵州乌江上游的瓮安县一带,张三丰见大娄山南脉气势恢宏,乌江曲折回环,乃道家建造道观的洞天福地,于是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处道观,为当地百姓祈福,宏愿风调雨顺。张三丰为了修建道观身体已经严重透支,再加上年事已高,修建道观的宏愿已经难以完成。在遗憾之中,他将一路化缘所得和无数信徒、富商捐献的金银财物和珍贵法器埋藏在了大娄山之中。
明军
这些宝物有多少?据记载有20匹马驮了整整三天才运完,所藏之地在乌江沿岸的石笋山与石鹅山之间。为了让后世有缘人找到这些宝物,张三丰还留下了一首藏宝歌谣作为寻宝依据:
石笋对石鹅,石锁乌江河。
谁人识得破,金银用马驮。
据《瓮安县志》和《黔囊》、《黔书》等古籍记载,张三丰在临死前曾留下预言,600年之后将出现有缘人找到他的宝物,继续完成他未尽的事业,让这些金银造福人类。关于张三丰藏宝的记载,在民国时期的《论张三丰传说》、《张三丰寻踪》等均有涉及。
1987年底,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编写的大型丛书中,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贵州卷》、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黔南州卷》、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·瓮安卷》等也对此有相关记录。由此可见,张三丰藏宝乌江并非子虚乌有,也许在历史上真有其事。当年张献忠沉银也被说成是传说,但后来发掘结果证明了此事千真万确。
张三丰龙形书法
从明朝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数百年时间里,成千上万的寻宝人纷至沓来,他们或三五成群、或单打独斗,他们沿着乌江沿岸前行,寻找着传说中石笋与石鹅的具体位置。一些人还带上了洛阳铲、探测仪等盗墓设备,在瓮安附近的一些山头上,还有清朝时期寻宝者留下的临时住所遗址,还有一些丢弃的铁器残留。
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当地三丰文化研究的兴起,寻宝热再次掀起高潮。国内外的大批探宝者携带微伽重力仪、重力、磁法、电法、低频、放射性(α卡法、测氡法)地质雷达、浅层地震仪等设备进入乌江附近的大山寻宝,这些机器在当时是属于很先进的装备。但寻宝者来了一批又一批,但是都一无所获,宝藏依旧沉埋大山之中。
乌江中的寻宝者
2010年夏,贵州黔南自治州将宝藏诗公布于世,并且公开承诺无论何人、无论何时,只要能破解藏宝诗、寻找到张三丰宝藏,将为寻宝者铸造一尊价值10万元的黄金像作为永世纪念,另外送上10万元奖金,再送10万元供其家人做一次环球旅行。10万元金额参照当年的物价水平,按照购买力进行浮动调整。找到宝藏之后,按照宝藏的数量进行一定比例奖励。这一条寻宝消息不限时间,无论是10年后还是20年后找到宝藏都算数。
这一公告就像一针兴奋剂,不少寻宝者纷纷赶来,一些放弃了寻宝者又重新背上了行囊再次出发,他们纷纷涌入瓮安、福泉两地,沿着乌江流域一路搜寻,不放过每一片土地。每个人都希望能成为张三丰宝藏的继承人,取得巨额财宝和奖金,成为流芳百世的寻宝英雄。
明代金碗
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,这些探宝队找到宝藏了没有?一些寻宝队在瓮安、福泉等地寻找多年,他们中有人寻到了清代的银元、银锭和太平天国的一些武器,但始终没有找到成堆的金银和珍贵的法器。十年时间过去了,还有数支探宝队在坚守和继续寻找。他们始终相信,乌江沿岸肯定有张三丰宝藏。
10年承诺一直无法兑现,人们依旧对宝藏痴迷不减。张三丰的宝藏究竟下落何处?难道真的在乌江河道之中?若在河道之中,那这一辈子也休想捞到了,因为乌江不可能断流的,而且乌江极深,下河打捞很不现实。难道正如张三丰所言,非要等到600年后才会出现有缘人,宝藏才会被发现吗?
乌江两岸(传说中的藏宝地)
谁是那个有缘人呢?再过十年、二十年会不会有人成为幸运儿?这只能静待佳音了,张三丰宝藏能否被后人找到,这依然成谜。
参考文献:郭子章《黔记》、薛载德《贵州通志》、《瓮安县志》、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·瓮安卷》
举报/反馈

稗史候说

196万获赞 14.7万粉丝
挖掘历史长河中的故事
博士,广西师范大学,历史领域爱好者,活力创作者
关注
0
0
收藏
分享